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全球經濟變局下的加密市場機遇與挑戰
全球經濟動蕩下的加密市場前景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盡管加密市場可能已進入暫時的"靜默期",但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仍值得我們密切關注。畢竟,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走勢與整體經濟趨勢息息相關。
目前,加密市場似乎處於一個觀望階段。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採取長期持有策略或許是明智之選,這不僅簡化了投資流程,還能減少頻繁調整帶來的風險。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面下,全球經濟正在經歷重大變革。近期兩個引人注目的事件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國債的重要持有者,其持有量曾高達美國國債總額的10%。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多樣,包括其被視爲安全可靠的投資選擇,有助於管理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並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從而保持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然而,近期中國開始減持美國國債。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創紀錄地拋售了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這一舉動對美國經濟產生了多方面影響:
面對這一局面,美國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重啓量化寬松政策,或要求國內金融機構增持國債。然而,這些措施可能帶來新的經濟挑戰,如推高通脹率。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新政策涉及多個領域,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板等。這一舉措旨在提高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從而促進美國本土產品的競爭力。
然而,這一政策也面臨挑戰。美國當前的國內生產能力可能無法完全替代中國供應。爲了彌補差距,美國可能需要通過增加政府債務來提供財政刺激,支持國內產業發展。
對於加密貨幣市場而言,這些宏觀經濟變化可能帶來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全球經濟放緩可能減少投資者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爲應對經濟挑戰而採取的財政刺激措施可能導致貨幣貶值,這反而可能增加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作爲對沖工具的吸引力。
此外,隨着各國政府面臨經濟壓力,以往普遍預期的加密貨幣監管收緊可能不會立即發生。相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潛在價值。
長遠來看,如果美元因債務增加和貨幣供應擴大而貶值,比特幣作爲替代貨幣的地位可能會得到加強。盡管短期內加密市場可能繼續波動,但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加密貨幣仍然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