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結構性慢牛起點已現 ETF帶動價格錨定邏輯轉變
比特幣結構性慢牛的起點已經形成
比特幣正處於長週期甚至是十年跨度的慢牛週期的起點。這一趨勢形成的關鍵轉折點是2023年底比特幣ETF的通過。從那時起,比特幣的市場屬性開始質變,從純粹的風險資產逐步向避險資產轉型。目前比特幣正處於成爲避險資產的早期階段,同時恰逢美國進入降息週期,爲其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空間。比特幣在資產配置中的角色正從"投機對象"轉向"資產配置工具",激發更長週期的需求增量。
這一資產屬性的演化,恰好發生在貨幣政策由緊轉松的轉折點上。聯準會的降息週期不僅是宏觀背景,更對比特幣產生實質性影響。
在這種機制下,比特幣呈現出新的運行特徵:每當情緒過熱後市場出現回調跡象,價格即將進入熊市邊緣時,都會有一波資金入場,中斷下行趨勢。其他加密資產由於估值水分蒸發、技術尚未落地,暫時缺乏中期配置邏輯;比特幣此時成爲"唯一可以下注的確定性資產"。只要寬松預期尚存,ETF仍在持續吸納資金,比特幣在整個降息週期內就難以形成傳統意義上的熊市,最多經歷階段性回調,或因突發宏觀事件進行局部泡沫出清。
這意味着,比特幣將以"類避險資產"的身分橫穿整個降息週期,其價格錨定邏輯也將隨之變化——由"風險偏好驅動"逐步過渡爲"宏觀確定性支撐"。隨着時間推移、ETF成熟、機構配置權重增加,比特幣也將完成從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的初步轉型。當下一個加息週期開啓,比特幣很可能會首次真正作爲"加息下的避風港"被市場信賴。這不僅會提升其在傳統市場中的配置地位,更可能使其在與黃金、債券等傳統避險資產的競爭中獲得部分資金虹吸效應,從而開啓一個跨越十年的結構性慢牛週期。
關稅作爲比特幣的良性調整工具
近期關稅問題擾動市場情緒,但實際上可以將關稅視爲比特幣的良性調整工具,而非黑天鵝導火索。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政策主要考慮制造業回流和改善財政,同時打擊主要對手國。雖然關稅收入佔聯邦稅收比重不大,但其戰略意義在於:
然而關稅也是雙刃劍,存在輸入性通脹、引發對手國反制等風險。當關稅威脅到資本市場和美國政府利息成本時,特朗普會非常敏感,並立即釋放利好消息挽救市場情緒。因此關稅政策的破壞力有限,每次關稅消息出現時比特幣價格回調,可視爲一種良性調整機制。在美國衰退預期下降的前提下,關稅單獨制造黑天鵝的可能性非常低。
美元地位下降與美元穩定幣的新使命
爲達成制造業回流目標,特朗普可以接受適度犧牲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中的地位。美元持續強勢導致世界對美元需求上升,造成持續的金融順差和貿易逆差,部分導致美國制造業外流。因此,爲確保制造業回流,特朗普頻繁利用關稅,但這也加速了美元地位的下降。
在全球金融格局快速演變的背景下,傳統美元控制力的相對弱化已成爲事實。這種變化源於多個結構性因素長期疊加:
美元不再是唯一能提供全球性清算與價值存儲的資產載體,其角色正被多樣化的協議性資產逐漸稀釋。GENIUS法案的通過,可視爲美國聯邦系統對新時代金融邏輯的戰略性應對與制度性讓渡。
GENIUS法案:戰略性"以退爲進"的妥協
GENIUS法案體現了美國對加密貨幣引發的貨幣治理範式劇變的清醒認知,試圖通過制度設計實現對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借力打力"。該法案通過構建可預期的合規框架,將美元穩定幣發展重新納入聯邦視野。這是出於貨幣主權保衛需求,而非單純的開放善意。
法案的深層意義在於:美元貨幣結構正在探索新的擴張機制,借助鏈上系統延展原有的影子貨幣邏輯。它爲構建"鏈上美元"的第二層放大機制提供了制度基礎。通過鏈上協議結構,可以形成一套新型的、由鏈上邏輯驅動的美元信用擴張系統。
GENIUS法案的背後邏輯很可能已接受信用邊界不可逆擴展的事實。通過對合規機構賦予更多靈活度,建立"表外表內並行、鏈上鏈下協同"的多層貨幣結構。這使美國監管機構可以在不幹預具體操作路徑的前提下,繼續保有美元在鏈上系統中的信用基礎地位。
降息週期中的比特幣市場預期
在比特幣新的市場運行軌跡中,許多傳統指標已失去判斷意義。我們需要將牛熊更迭的概念替換爲以市場情緒高低點作爲比特幣階段性狀態的判斷依據。
長期持有者(LTH)與短期持有者(STH)的盈虧狀態轉換往往預示重要市場轉折點。當長期持有者盈虧比率(LTH-RPC)顯示普遍虧損時,通常意味着市場接近階段性低點。在當前牛市週期中,LTH-RPC由零開始上升預示底部接近,是一種先驗指標。而當虧損超過10%時,則成爲熊市確認的後驗指標。
STH-RPC是市場情緒信號的先驗指標。當其由負轉正時,證明當前需求遠強於供給;由正轉負時,提示局部高位。在今年上半年,當STH-RPC轉爲負值,市場情緒加速悲觀,導致LTH-RPC的虧損率上升至4%以下就是市場情緒觸底的標志。
在GENIUS法案通過、關稅殺傷力有限、衰退預期消退、一致性寬松臨近的中短週期中,LTH-RPC虧損超過10%的熊市信號可能無法被觸發。
比特幣的長週期慢牛結構並非線性,而是由政策切換、地緣衝突、技術變革和市場情緒構成的波段路徑。只要比特幣的"資產屬性演化"路徑持續清晰,它就具備成爲這輪全球資本重估浪潮中最確定的參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