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项目三大高风险运营模式剖析:服务外包、多地注册和过度依赖链上发布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项目常见的高风险运营模式分析

近期,Web3领域的项目结构和运营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除了前文提到的基金会和DAO存在的问题外,一些项目在日常运营中也采用了一些看似合理但实际风险较高的做法。这些做法包括服务外包、多地注册以及过度依赖链上发布等。虽然这些策略被一些人视为"行业惯例",但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它们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合规风险。

Web3投资指南 | 合规篇(07):Web3项目有哪些常用但"危险"的运营模式?

服务外包的潜在风险

许多Web3项目倾向于将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以此来模糊自身的运营责任。然而,监管机构关注的是实际决策和受益者,而非表面的合同关系。如果发现所谓的第三方服务商与项目团队有密切关联,这种外包策略可能反而成为项目方承担更多责任的证据。

例如,在202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Dragonchain的案例中,尽管该项目设立了多个法人实体并外包部分工作,但SEC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关键决策仍由母公司控制,因此外包结构并未能有效隔离责任。

多地注册和分布式节点的局限性

一些项目选择在多个国家注册公司并部署全球节点,试图构建去中心化的形象。但实际上,大多数此类结构仍然高度集中控制,关键决策和资金流向往往由少数核心成员或实体掌控。

监管机构越来越倾向于追溯"实际控制人所在地"和"关键行为发生地"来确定司法管辖权。例如,2024年的Williams v. Binance案例中,美国法院裁定只要有美国用户使用平台,且相关基础设施位于美国,美国法律就具有适用性,即使平台声称没有美国实体。

链上发布不等于无人运营

一些技术团队认为,将智能合约部署到链上就意味着项目与他们脱钩,不再承担运营责任。然而,监管机构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更关注谁在进行营销、组织投放、控制流通路径等实际行为。

2024年,美国投资者对Pump.Fun平台的集体诉讼案例表明,即使项目声称"链上合约公开",但如果存在链下的营销活动和KOL推广,仍可能被视为核心运营行为。此外,SEC在2025年的声明中强调,即使是"娱乐型"代币,只要存在财富增值预期或营销干预,都需要接受监管审查。

结论

Web3项目不应过度依赖复杂的结构设计来规避责任,而应该着重于明确责任和控制边界。监管机构的关注点已经从表面结构转向实际控制关系和运营行为。因此,建立一个具有韧性和可解释性的合规架构,比试图通过"结构游戏"掩盖风险更为重要。项目方需要清晰地定义哪些职能可以外包,哪些必须内部承担,并对外披露责任主体,以此来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DRGN16.9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猎人vip
· 08-01 20:58
玩了这么多年 谁不知道外包就是甩锅呢
回复0
MetaNomadvip
· 08-01 06:36
项目外包糊弄监管咯 这熟悉剧情有内味儿了
回复0
假装在认真vip
· 07-30 06:35
又见割韭菜新手段~
回复0
ValidatorVibesvip
· 07-30 06:30
哈哈,经典的烟雾弹……去中心化的戏剧,真是顶尖之作。
查看原文回复0
挖矿退役军人vip
· 07-30 06:30
看到就烦 都是小号代跑
回复0
SoliditySlayervip
· 07-30 06:25
搞外包总想躲监管 白费功夫
回复0
SerumSqueezervip
· 07-30 06:20
还在搞这些虚头巴脑?韭菜又要被割了
回复0
GasFeeCrybabyvip
· 07-30 06:17
哎 外包这波玩的是蛇吞尾啊
回复0
tx_pending_forevervip
· 07-30 06:06
搁着玩多重皮套呢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