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解密加密货币金字塔:行业结构、资本流向与成功之路
深入解析加密货币行业的生态链和发展路径
加密货币行业可以被比作一个金字塔结构,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细分为三个级别。想要在这个行业中向上攀升并非易事,通常需要更高层级人士的助力才能实现突破。
行业结构
上三层:决策者
第一层是华尔街的巨头们,他们从2020年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第二层包括某些大型交易平台和顶级孵化器。这些机构在项目投资上动辄数千万美元,有时甚至上亿。
第三层是一些知名的顶级基金,韩国顶级交易所,以及次一级的交易平台老板等。
这些高层人士负责制定行业规则,创造热点话题。他们策划了2020年的DeFi热潮等重大事件,并通过下属传播出去。
中三层:信息传递者
第四层主要是一些大型孵化器和顶级量化资金的负责人。要在这一层站稳脚跟,至少需要掌握1亿美元的现金。
第五、六层是逐级往下的延伸。第五层是第四层的下属,第六层则是第五层的下属。这些层级主要由各种规模的孵化基金和交易所构成。
第六层往往是大多数散户努力的终点。可能是大型基金的总监,掌控着数千万美元资金,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粉丝群。
这三个层级的主要职责是将上层的概念传递给下层的投资者。
下三层:普通参与者
这里主要是普通散户和C端用户,他们往往扮演接盘的角色。
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是:上层创造,中层传递,下层接盘。
东西方资本的差异
有趣的是,东西方资本在这个市场中几乎是两个平行世界。例如,去年十月开始,东方资本关注比特币二层和衍生品,而西方则专注于深度学习(Deepin)。
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壁垒。东方的比特币二层项目很难得到某些大型交易平台的支持。没有西方资本的加持,项目规模难以扩大,东方资本也难以实现二次接盘。西方的深度学习项目同样如此,前期融资基本不让东方资本参与,导致传播链断裂,东方散户无法接盘。
如果能打通这种信息壁垒,就有可能获得套利机会。比如将中国市场饱和的概念引入韩国,但这需要认识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士,并说服他们投资其他地区已经过时的概念,然后再找到一批当地投资者。
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极为困难。这个行业的信息高度封闭,参加各种会议往往收效甚微。不同圈子的人相互封闭,外人很难介入。如何打入这些圈子,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
如何进入加密货币行业
要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首要条件是对行业有真正的兴趣。仅仅为了赚钱而来,很难达到高层次。这个行业涵盖面广,一定能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后就要深入研究。
这是一个长板效应明显的行业。找到你感兴趣的方向,再寻找一个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大佬建立联系。人们通常愿意帮助与自己志同道路的人。
对于想快速进入这个圈子的年轻人,建议多参加线下活动。观察每个场合中的关键人物,他们是正面还是负面形象。有些人认识很多人,但普遍评价不佳,这种人很常见。而有些人能够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这种人往往未来可期。
在找工作时,建议选择四五六层的重要岗位,或者有潜力升至重要位置的工作。去第三层的边缘岗位,不如去四五六层。七层的一些小交易所或KOL助理之类的工作,意义不大。选择工作时首先要看老板,确保他有足够的资金和成功经验。那些因为赚了几千万就膨胀的人,不适合做老板,最多只能当个普通员工。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要尽快找到有自己成功模式的大佬,或者与你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代币模型与投资人关系
做项目时要明白,早期投资人与你是站在同一阵线的。他们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而你发行代币空投是为了达成运营目标。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一个是资本层面的进退,一个是运营层面的策略。
有些项目能在大型交易平台上进行空投,是因为他们有资源能与平台达成合作。他们是先确保了与交易平台的合作,获得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然后才设计空投模型。这个顺序是很重要的,不是先空投吸引用户,再上大平台。
所以,关键在于获得行业重要人士的认可,这样项目就离成功不远了。怎么做到这一点?把早期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保证支持你的人能赚到钱。记住一个原则:对重要投资者要慷慨,对普通投资者要公平。
具体操作时,要调动投资人的积极性,将他们紧密绑定到你的项目上,扩大影响力。不仅要做好空投,还要善于描绘未来愿景。要同时为投资人和用户描绘美好前景,这需要很高的运营能力。
画好蓝图后,要吸引更多不认识的资本进来。但要遵守一个潜规则:直接投资你的人不能亏损,而他们介绍的人可以承担风险。这是业内不成文的规矩。即使你通过某人介绍割了他朋友的韭菜,他的朋友也不会怪罪介绍人,因为投资决策肯定是经过深入考虑的。你要搞清楚哪些人可以承担风险,哪些人不能。
当你的项目规模扩大,把身边的人都照顾好之后,就只针对普通散户了。散户与你没有直接联系,他们亏损与你无关。大多数参与加密货币投资的人都是用闲钱,比如拿总资产的10%来投资,或者拿月收入的10%来玩,亏了也无所谓。
你要针对这类人,不要动你直接接触的第一层关系网。总之就是:尽量保证身边人的利益,多结交有实力的朋友,然后针对他们周围的人。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用户关系与投资策略
如果用户关系处理不好,代币一发行就可能无人问津。比如一些AI相关的代币或挖矿代币,如果空投预期处理不当,上线后可能就没人买,很快就会被抛售。这样连早期投资人的利益都无法保障。
拿某交易平台上的项目举例,比如BounceBit。我们公司看好restaking这个领域,在上面投入了不少资金。但BounceBit给我们的回报比例很低,一个比特币一个月只有约100美元。这说明什么?项目方没有把大量资金用于接收空投,手里应该还有不少储备。
普通投资者可能会认为项目方很愚蠢,给的太少,因此不愿意参与,导致价格下跌。但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知道,项目方其实有能力接盘。等市场情绪到位后,就可以在低点大量买入。
早期风投能获得什么?他们能准确知道项目方释放了多少筹码,手里还有多少现金,公布的代币经济学模型哪些是真实的。作为风投,肯定会准备更多资金在二级市场抄底,知道什么时候该买入。
再说说TIA和TICO这两个项目,我们都参与了投资。TIA在场外交易市场被炒到3美元多,散户肯定会亏损。为什么?因为第一轮融资价格才0.015美元,差距太大了。那么价格会在哪里?大概在场外交易市场基准价1-2美元左右。当价格低于2美元时,我们就大量买入,买了几百万美元。后来涨到十几美元,赚了上千万美元。这就是给项目方一个交代。
投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你不投资,根本不会知道第一轮融资价格是0.015美元,第二轮是0.5美元。只有投资了才能获得内部信息。成熟的投资者应该知道从哪里赚钱,不是非得在六个月内翻倍。关键是在项目上线时该如何操作才能获利。
如果散户不接盘,那很可能是营销部门的问题,要么是操作不当,要么是资源不足。不太可能是投资环节出问题。散户很难不接盘的。大型孵化器标配就是入股媒体公司,控制几十个KOL,掌握一些基金,成为其他基金的有限合伙人。
我们这个层级的人,肯定要成为更高层级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投个500万美元,期限五年,能看财务报表,有提建议的权利。这才是大型孵化器应该做的。
如果你只是小股东或者新人,那就只能面向散户了。需要一步步摸索,经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找到方法论。然后用这个方法论,带着你的资金和团队去向上社交,找大佬带你。这才是正确的定位。
不要去一个个找KOL,花几百上千美元做推广。这样把钱都花在宣传上,就没钱拉升价格做实事了。怎么给投资方一个交代?在项目还不成熟的时候用身边人的钱,很容易失败。
年轻人如何脱颖而出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认为:"我要好好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但实际上,这与我们那个年代的思维差距很大。
我们刚开始工作时,根本没什么钱。坐地铁要三块钱,公交车要一块钱,我宁愿早起一小时,就为了省这两块钱。为了省一点小钱,能忍住不吃东西。你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这种苦,所以也就无法忍受那么多苦。
现在的大学生会想:"我家里条件还不错,随便在金融行业找个工作,一年也能赚个二三十万。我为什么要受这个气,吃这么多苦?"这种心态,就影响了大家往前冲的动力。
那么年轻人怎么脱颖而出呢?就是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首先是认知,你了解的东西要比同龄人多。尤其是男生,年轻时最重要的不是钱多位置高,而是见过多少世面,亲身经历过多少。你的视野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然后是情商。不是说要天天哄领导开心,叫哥长叫哥短的。真正的情商是让领导看到你能给他带来多少利益,觉得跟你相处舒服。领导需要的是看到你未来五年十年能带来多少收益,以及你的忠诚度和善良品质。
再之后才是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这些。说白了,智商正常、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学习能力、领悟能力都差不多。在我们公司培养一个月,整个行业怎么运作基本就学完了。
最重要的其实是人品。我们这行业,包括我的兄弟们,大家看重的就是人品,就是能不能创造情义价值、利益价值。
至于什么时候自己出来创业,其实跟着大佬干和自己创业并不矛盾。真正对你好的人,看到你有能力,一定会给你机会。你背后有人支持,更有底气。比如说,带你去个饭局认识人,可能一顿饭的功失,你的项目就拉到投资了。
这种关系是互惠的。你是我的资源,我也是你的资源。我身边有优秀的年轻人,别人会觉得我这人不错能被年轻人认可,没被时代抛弃。这样在商业谈判中我就能取得更大的优势。
我更希望找那种能信任、能带来共赢的员工或合作者。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好了,没那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