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斑竹
vip
幣齡12.2年
最高等級10
用戶暫無簡介
在BTC生態的敘事從"數字黃金"轉向"生息資產"的過程中,BounceBit的出現像是一臺精密的金融引擎,試圖解決一個核心矛盾:如何讓BTC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解鎖機構級的收益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藏在它獨特的CeDeFi架構裏。
當貝萊德遇見DeFi:合規化收益的破壁實驗
傳統金融巨頭貝萊德和富蘭克林鄧普頓的入場,給BounceBit Prime貼上了鮮明的標籤——這不是又一個草根DeFi協議,而是帶着合規基因的鏈上收益工場。通過托管機構的資產鏡像技術(如Ceffu的MirrorX),用戶存入的BTC既能在受監管框架下獲得機構級套利策略收益,又能通過鏈上憑證LCT(流動性托管代幣)參與DeFi挖礦。這種設計直擊痛點:散戶終於不用在"安全"和"收益"之間做單選題。
數據層面更值得玩味:根據官方披露,BounceBit測試網階段TVL已突破3億美元,其Delta中性策略在牛市資金費率套利中實測年化可達15%-25%,遠高於傳統CeFi借貸平台。這種收益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量化團隊通過永續合約對沖實現的真實套利,本質上是用機構的玩法服務散戶。
CeDeFi不是縫合怪,而
BTC-1.96%
BB-3.53%
DEFI-0.56%
PRIME-2.7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這個鯨魚要幹嘛?
{future}(SOLUSDT)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future}(BNBUSDT)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分析:目前已有35.1萬枚BTC在11.2萬至11.4萬美元區間完成換手,11.7萬至11.8萬美元成當前關鍵阻力位
8月5日消息,加密分析師Murphy指出,BTC在$112,000關鍵位置獲得支撐意義重大。從MVRV極端偏差定價區間來看,自4月啓動的趨勢震蕩範圍始終在橙線和黃線之間運行,目前通道下軌價格爲$112,000。只要不跌破該線,趨勢將延續,反彈高點預計可達上軌價格$124,000。
此外,URPD數據顯示,截至今日已有35.1萬枚BTC在$112,000-$114,000區間完成換手,比8月3日增加8萬枚。當前$117,000-$118,000成爲最關鍵阻力位,未突破前BTC仍可能回撤至$112,000。最理想的走勢是價格在$112,000-$117,000區間盤整,吸收不堅定籌碼,爲後續突破積蓄力量。$BTC
{future}(BTCUSDT)
BTC-1.9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這是抄了麻吉大哥的底部嗎?
某巨鯨買入價值328萬美元的PUMP代幣,並建立3倍PUMP多頭倉位
{alpha}(CT_501pumpCmXqMfrsAkQ5r49WcJnRayYRqmXz6ae8H7H9Dfn)
PUMP7.7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future}(SUPERUSDT)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平成30年,經濟停滯的同時,日本女性地位爲何從高峯跌入谷底
1、從“要四個男友”到“老公出軌媳婦道歉”
同一年稍早一些時候,著名化妝品牌資生堂推出了他們當年的年度廣告,海報中,一個穿着時尚靚麗的“平成新女性”傲然高居於前,身後則是數名衣着高雅、長相帥氣的男人向她鞠躬致意,下方的廣告詞則這樣寫道——“生爲女人,簡直太棒了。”(女に生まれて、よかった)
1991年,是日本進入平成時代的第三個年頭,也是日本泡沫經濟最高漲的時期,同時高漲的還有此前十餘年中一路高歌猛進的女性經濟和女權運動。無論是“平成女性的四個男友”還是“生爲女性,真的太好了”,似乎都在標志着曾經地位低下,被認爲是丈夫和整個家族的附屬品的日本女性已經隨着日本經濟的騰飛解決了她們的權益問題。女性不僅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甚至大有“翻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說幾句宗慶後給三個私生子的信托。有幾個常識,很多網友都還搞不清。
第一,法院判決顯示這三個孩子確定是宗慶後親生的,有出生證明,從小宗馥莉也都知道,而且一起生活了幾十年。香港法院的禁制令中也肯定了三個孩子與宗慶後系父子關係,沒有自稱等字眼。不存在什麼突然憑空冒出來,還有什麼是叔叔的孩子這種謠言。
第二,信托設立有明確文件,爲這三個孩子每人設立7億美元的信托。信托是真實存在。宗馥莉也跟三個孩子籤過協議,保證21億美元信托的設立完成。宗慶後病危時還催過宗馥莉盡快補齊資金。不過宗馥莉拖延或者不情願,導致宗慶後去世時,資金只到位18億美元。
第三,很多網友說18億美元很多,涉嫌國有資產流失,國家可以收回。這有點看不起宗慶後了。宗慶後很早就是中國首富,這點錢不算什麼。農夫山泉現在市值5000多億,娃哈哈營收淨利潤都比農夫山泉多,比農夫山泉還值錢。農夫山泉去年淨利潤121億,娃哈哈肯定比這多。
由於歷史原因,國資一直沒有拿什麼分紅,每年一百多億淨利潤,大部分在宗家手裏。說白了宗馥莉繼承的是價值幾千億的娃哈哈集團,三個私生子這點錢也就是個零頭。
第四,這個官司最後十有八九會私下和解,不會有誰贏誰輸,一方完全出局的結果。宗馥莉和三個私生子籤過一份文件,如果21億美元的信托不成立,他們也有權利去繼承宗慶後的其他遺產。
杜建英和三個孩子提起訴訟,一是宗馥莉在信托設立上一直在拖延,甚至還想把自己幾個孩子也
BNB-2.3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宗慶後遺產糾紛會涉及國有資產流失嗎?
這個關鍵要看股東國資局的披露數據,敬候中,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初步看,宗馥莉境外公司收割了哇哈哈大頭利潤,國資佔大股東的哇哈哈成了個加工廠,分得的利潤可憐,假如國資46%股份是你的,你會沉默嗎?
這個幾乎就是當年達能案件是翻版。當年達能佔股51%,發現哇哈哈外聯公司後起訴,民衆在愛國情緒的感染下選擇了支持宗家,後在政府協調支持下,達能拿了近4倍的投資額離場,由國資接棒。下一步看國資了。$BNB
{future}(BNBUSDT)
BNB-2.3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當以太坊Layer2賽道從"百家爭鳴"走向"大浪淘沙",市場逐漸意識到:單純的TPS競賽早已過時。在Arbitrum和Optimism佔據超60%市場份額的當下,後來者Caldera憑什麼讓開發者多看一眼?這個號稱"Rollup互聯網"的項目,正在用一套截然不同的底層邏輯,挑戰我們對模塊化區塊鏈的固有認知。
Rollup孤島困境與Caldera的破局點
數據不會說謊:截至2023年Q3,部署在Caldera上的定制化Rollup數量已達47條,平均啓動時間僅需18分鍾。相比之下,OP Stack的Superchain需要至少3天完成部署,而Arbitrum Orbit的審核流程更是長達兩周。這種效率優勢源於Caldera的模塊化設計,開發者可以像搭積木一樣選擇DA層、證明系統
ETH-2.92%
ARB-6.69%
OP-6.22%
ERA1.0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傳統金融市場的利率定價權長期被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壟斷,而Treehouse協議試圖用區塊鏈技術重構這一體系。它的核心創新——tAssets和去中心化報價利率(DOR),是否真能帶來更公平、更高效的固定收益市場?
tAssets:從質押憑證到收益聚合器
用戶存入ETH或流動性質押代幣(LST)後,獲得對應的tETH。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tETH並非普通的存款收據,而是Treehouse生態中的通用“貨幣”,可在不同策略間自由調配。
與傳統金融的定期存款不同,tETH的收益並非由單一機構設定,而是通過DOR動態調整。這意味着,用戶不再被動接受銀行提供的固定利率,而是直接參與市場利率的形成過程。這種模式是否比傳統金融的利率定價更優?目前來看,至少它在透明度和可組合性上佔據優勢。
DOR:去中心化利率如何挑戰傳統定價權?
DOR(去中心化報價利率)是Treehouse的核心創新之一。它通過智能合約實時聚合市場數據,動態生成利率,而非依賴少數機構的報價。在傳統金融市場,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曾因操縱醜聞而信譽掃地,而DOR的鏈上透明性或許能避免類似問題。
TREE-12.76%
ETH-2.9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區塊鏈數據基礎設施的戰場向來暗流湧動。從The Graph到Covalent,老牌玩家佔據先發優勢,但Chainbase近期在開發者社區的聲量卻呈現出非線性增長態勢。這個以四角色模型爲核心的去中心化數據網路,正在用一套獨特的代幣經濟設計撬動Web3數據服務的傳統格局。
運營者的算力博弈
運營者作爲網路物理層的基礎,其硬件配置直接決定了數據處理的吞吐效率。與AWS等中心化雲服務不同,Chainbase要求運營者在Holesky測試網或Eigenlayer智能合約完成註冊,這種設計實際上構建了硬件資源的去中心化準入機制。值得玩味的是,運營者收益並非單純依賴算力輸出,而是與數據處理質量掛鉤——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POW機制中常見的算力軍備競賽。從測試網數據觀察,目前活躍節點中約37%採用定制化數據預處理方案,反映出專業運營者正在形成技術護城河。
驗證者的雙重質押困境
驗證者角色看似傳統POS機制的翻版,實則暗藏玄機。除了常規的代幣質押,Chainbase引入"表現質押"概念:驗證者需要維持高於平均水平的交易驗證準確率才能獲得完整獎勵。鏈上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內因未達標準而被罰
GRT-6.15%
CXT2.06%
C-10.65%
AWS-0.2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Bubblemaps:鏈上數據可視化的破局者
可視化引擎的底層邏輯
時間旅行功能則是另一個亮點。傳統鏈上分析工具通常只能提供當前快照,而Bubblemaps允許用戶回溯代幣分配的歷史變化。比如,某個DeFi協議在空投後出現大規模代幣拋售,通過時間軸對比,用戶可以清晰看到哪些早期持有者在出貨,從而更準確地判斷市場情緒。
跨鏈兼容性與實際應用
目前,Bubblemaps已支持以太坊、Solana、BNB Chain等
BMT-3.14%
DEFI-0.56%
ETH-2.92%
SOL-3.0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特斯拉首次敗訴,被判支付2.43億美元賠償!
那些年馬斯克誇大的宣傳,如今都成爲了對特斯拉不利的證據。特斯拉在輔助駕駛相關訴訟的不敗紀錄就此終結,或將爲未來類似追責訴訟設立先例。
特斯拉首次敗訴
上周五,佛羅裏達州邁阿密的聯邦陪審團作出裁決,認定特斯拉需要對2019年佛羅裏達一起致命車禍承擔部分責任,並要求特斯拉支付總計2.43億美元的賠償,以阻止特斯拉未來的類似行爲。
在爲期三周的庭審之後,八人組成的陪審團又經過兩天的討論後認定,特斯拉對那起車禍負有三分之一的責任,而駕駛員負有三分之二的責任。特斯拉轎車的駕駛員因低頭撿拾掉落的手機造成事故,他已另行被起訴。
陪審團認定原告遭受的痛苦和精神損失總計1.29億美元,但鑑於特斯拉僅負部分責任,其需支付三分之一的賠償,即4300萬美元的補償性賠償。再加上2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特斯拉需要總計向原告支付2.43億美元賠償。
特斯拉隨後發表聲明稱:“今天的判決是錯誤的,只會阻礙汽車安全的發展,危及特斯拉及整個行業開發和實施救命技術的努力。鑑於審判中存在的重大法律錯誤和不規範行爲,我們計劃提出上訴。”
需說明美國法律體系中獨特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因其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炒幣很多很多年了,要問我有沒有找到什麼方法,我說有點。我覺得歸根結底就兩條,守紀律和不貪心。
守紀律主要是抵御怕踏空的執念,不到預期的買點不買,防止亂買。不貪心主要是抵御達到盈利預期不舍得賣的執念,防止賺了不走拉抽屜。其實嚴格說,不貪心也算是守紀律,遵守自己制定的盈利預期,到點就走,不留戀,不因賣飛而懊悔。所以,其實歸根結底,就一條——守紀律。
然而就這一條,很慚愧,我經歷了無數次慘痛的教訓之後,到今天依舊不能完全做到,所以我還沒發財還在掙扎。
市場可以預測嗎?未來走勢可以分析嗎?這個我不想抬槓,我覺得當初江卓爾總結的那句話很精闢:長期看漲,短期看上帝。
比特幣長期看漲,這點在幣圈應該無人質疑。但是爲何賺錢的還是極少呢,因爲這對於大多數交易者來講,這只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就好像我告訴你,堅持長期早起跑步有益健康,正確吧?沒幾個人能做到。
對於大多數交易者來說,長期太長了,等不起,之所以到這個世人眼中的高風險賭場“幣圈”來交易,多數人是急等着賺錢的,就如偉人當年說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所以大家還是要經常交易的,而短線的市場真的是無法預測的,誰也不知道下一分鍾市場會發生什麼,你K線圖分析的再牛逼,也無法預知中東地區幾點幾分會爆發戰火,無法預知SEC幾月幾號會出臺什麼政策,無法預知門頭溝幾點幾分會砸盤。。。
而對於一個普通的交易者來說,唯一能抗衡市場未知風險的,就只有靠紀律了,按照既
BTC-1.9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區塊鏈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靜默的底層革命——零知識證明(ZK)技術從理論走向工程化落地,正在重構整個去中心化計算的信任範式。在這股浪潮中,Lagrange的出現頗具標志性意義: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ZK-Rollup,也不是單純的驗證網路,而是以"ZK協處理器"的定位,在模塊化區塊鏈的縫隙中開闢出新的基礎設施賽道。
從MapReduce到ZK協處理器:一場數據驗證的範式遷移
Lagrange技術架構的精妙之處,在於其借鑑了分布式計算領域的MapReduce思想,卻用ZK證明重構了整個過程。傳統區塊鏈的數據查詢如同在圖書館逐頁翻找紙質記錄,而Lagrange的節點網路將鏈上數據切片處理後,通過多層ZK證明壓縮聚合,最終輸出可驗證的結果摘要。這種設計使得DeFi協議需要驗證某筆歷史交易狀態時,不再需要全節點重放整個區塊,而是通過Lagrange提供的ZK證明包完成瞬時驗證。
實際案例中,一個跨鏈借貸協議若需驗證源鏈的抵押品狀態,傳統方式需依賴中心化預言機或輕節點的弱信任假設。而通過Lagrange的ZK協處理器,驗證過程既保持了去中心化特性,又將Gas消耗降低至原方案的1/20。這種
ZK-4.64%
LA-8.16%
DEFI-0.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個孩子?個媽,一雙布鞋人人誇,中國掙錢美國花,民族企業哇哈哈!快別吵了,再吵就沒法收場了。 $BNB
BNB-2.3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1、1980年高中畢業,當時兩個就業選擇。一是到街道辦當辦事員,二是讓母親提前退休,他接班。他感覺去街道辦當碎催沒意思,不如去工廠學技術,工人階級的地位多高啊,於是就進廠了。
到今天,如果他在街道辦,那大概率能以副處級退休,退休金不必說了,在公園裏跟大媽們搭訕都有底氣。
2、80年代中期他25歲左右,廠長升任管理局領導,覺得他能寫會畫,在廠子裏有些屈才。所以提出將他也調到局裏,工轉幹。但老哥覺得在廠子裏每月能有至少幾十塊錢的獎金,而到局裏就是清水衙門了,所以婉言拒絕了領導的好意。
到今天,如果在局裏,那大概率是能成爲大國企的中層幹部。雖然無所謂行政級別了,但實惠是超過機關單位的,至少不會下崗。
3、90年代初,系統內部要發行原始股,一塊錢一股,以他家三口人的資歷,至少有1萬多股的指標。但反復權衡之後,他覺得股票這玩意兒太虛,萬一將來不能上市呢?萬一賠了呢?於是就放棄了購買,轉讓指標賺了點兒錢。這股票沒兩年上市了,開盤20多塊。
4、1995年前後,北京市房改終於輪到他們系統了,單位要求買下自己的福利房。以他家的工齡資歷,兩居室最多3萬塊錢左右就能買下。但他算的是當時銀行利息10%以上,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