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承認,他對比特幣跌至 100 美元的預測是錯誤的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戈夫(Kenneth Rogoff)曾預測,比特幣價格在達到10萬美元之前更可能跌至100美元。然而,七年後,比特幣價格不僅突破了10萬美元,還在2024年12月飆升80%以上,創下歷史新高。面對這一戲劇性的市場表現,羅戈夫坦承自己的預測存在三大錯誤,並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反思了這些失誤的根源。盡管他對加密貨幣的懷疑態度未變,這一公開認錯引發了加密社區的熱議,也揭示了比特幣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預測失誤的背景

2018年3月,羅戈夫在CNBC節目《Squawk Box》中預測,比特幣價格將因政府監管壓力而暴跌至100美元。作爲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和《我們的美元,你的問題》(2025年5月出版)一書的作者,羅戈夫的觀點在當時引發廣泛關注。然而,自那以來,比特幣價格飆升逾1000%,從2018年的低點到2024年12月突破10萬美元,成爲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匹黑馬。

2025年8月20日,羅戈夫在X平台發帖,公開反思自己的預測失誤:“大約十年前,我說過比特幣更有可能值100美元而不是10萬美元。我錯過了什麼?”他指出,自己的錯誤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對監管環境的誤判、對比特幣作爲交易媒介潛力的低估,以及對機構投資者參與加密市場的忽視。

錯誤一:高估了美國監管的力度

羅戈夫首先承認,他對美國政府能夠迅速對加密貨幣實施“合理監管”過於樂觀。2018年,他預計嚴格的監管將打壓比特幣價格,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尤其是在2024年11月川普政府贏得大選後,美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環境變得更加寬松,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飆升。羅戈夫表示:“我以爲監管會迅速到位,但顯然我高估了這一點。”

事實上,美國的監管框架在過去幾年中逐步明朗,但並未對加密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相反,《GENIUS Act》等立法提案爲穩定幣和加密資產提供了更清晰的監管路徑,吸引了更多機構投資者的參與。這種寬松的監管環境爲比特幣的漲提供了沃土,也讓羅戈夫的預測顯得過於悲觀。

錯誤二:低估了比特幣與法定貨幣的競爭

羅戈夫的第二個錯誤是認爲比特幣無法與法定貨幣競爭,成爲全球地下經濟的首選交易媒介。他在X上寫道:“我並不認爲比特幣能成爲全球20萬億美元地下經濟的交易工具。”然而,現實證明,比特幣在許多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的國家已成爲重要的通脹對沖工具。例如,在委內瑞拉、阿根廷等高通脹經濟體中,比特幣被廣泛用作價值儲存和交易媒介。

根據Chainalysis的數據,2024年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非法活動金額約爲500億美元,僅佔現金洗錢金額的不到1%。這表明,盡管比特幣在地下經濟中有一定應用,但其更重要的角色是作爲合法資產的避險工具。羅戈夫低估了比特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對抗法定貨幣貶值的吸引力。

錯誤三:忽視機構投資者的影響力

羅戈夫的第三個失誤是未能預見監管機構和大型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他表示:“我沒有預料到監管機構,特別是總監管機構,能夠肆無忌憚地持有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而且似乎沒有任何後果。”這一觀察指向了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市場的巨大推動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哈佛大學自身的投資行爲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據報道,負責管理哈佛大學530億美元捐贈基金的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近期向貝萊德(BlackRock)的現貨比特幣ETF投資了1.16億美元。這一舉動表明,即便是傳統金融的堡壘也開始擁抱比特幣,與羅戈夫的悲觀預測形成鮮明對比。

加密社區的回應:勝利與回音室之爭

羅戈夫的公開認錯在加密社區引發了熱烈反響,許多人將其視爲比特幣成功的象徵。Bitwise首席投資官Matt Hougan回應稱,羅戈夫“未能想象一個去中心化的項目——從人民而非中心化機構汲取力量的項目——能夠取得如此大規模的成功。”他認爲,比特幣的崛起得益於其去中心化本質和全球社區的支持。

數字資產經紀公司FalconX的研究員David Lawant則表示,羅戈夫的著作《現金的詛咒》(The Curse of Cash)“非常糟糕”,反而激勵他投資比特幣。他在X上寫道:“正是你的書促使我投資BTC,謝謝!”與此同時,VanEck數字資產研究主管Matthew Sigel將羅戈夫列爲比特幣最激烈批評者名單的第九位,指責他“過早爲比特幣寫下訃告”並“生活在回音室中”。Sigel進一步指出,羅戈夫限制X帖子回復的行爲反映了他對不同觀點的封閉態度。

Sigel強調,比特幣的成功源於幾個基本面因素:法定貨幣的持續貶值、財富向年輕一代的轉移,以及全球對中性儲備資產的需求。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比特幣從邊緣資產到主流投資工具的轉型。

反思與展望

羅戈夫的認錯不僅是對比特幣市場韌性的承認,也反映了加密貨幣在過去十年中的驚人演變。從一種被質疑爲泡沫的資產,到如今被機構投資者廣泛接受,比特幣的崛起挑戰了傳統經濟學家的預測框架。羅戈夫的反思提醒我們,金融創新的速度往往超過學術預測的能力,尤其是在去中心化技術和全球市場需求的推動下。

盡管羅戈夫仍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他的公開認錯爲加密社區提供了一個勝利的時刻。比特幣價格的突破和機構投資的湧入表明,加密貨幣已不再是邊緣現象,而是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着監管環境的進一步明朗和更多機構參與,比特幣可能繼續改寫傳統金融的規則。

對於投資者和觀察者而言,羅戈夫的故事是一個提醒:在快速變化的數字經濟中,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對新技術的敏銳洞察至關重要。正如Sigel所言:“基本面很重要。”比特幣的成功不僅源於技術創新,更源於全球對去中心化、價值儲存資產的迫切需求。

BTC3.7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