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買不了披薩:加密美元的全球野心已經14年過去了,加密社區迎來第14個披薩節。這個節日紀念加密先驅Laszlo Hanyecz用1萬枚BTC購買兩個披薩的傳奇事件,標志着加密貨幣首次實現了貨幣的所有功能,正式登上全球貨幣的歷史舞臺。14年後,盡管BTC價格暴漲,但用它買披薩仍需通過法幣(除個別國家外)。BTC在價值共識上有很大進展,但在應用方面卻停滯不前。中本聰設想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仍未實現產品落地。正是因爲BTC應用遲緩,造就了當前局面:BTC被穩定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包圍。在全球匯款、黑市交易等傳統市場中,BTC份額不斷被蠶食。爲了爭奪這個巨大的貨幣市場,美國政府聯手華爾街,試圖利用比特幣開創的數字加密支付市場,進一步擴張美元霸權。值得思考的是,爲什麼加密組織不再用BTC發工資?爲什麼空投贈送變成了美元穩定幣而非BTC?隨着加密信仰的減弱,幣圈市場流動性邏輯發生了質變。2021年後,有多少新入圈者還堅持BTC、ETH本位?當BTC、ETH作爲交易中介的地位被動搖,其定價被華爾街掌控,整個加密貨幣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國之手。美元穩定幣侵佔了BTC和ETH原本的交易中介職能,削弱了它們的價值捕獲。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和ETH還能守住主要市場。但在中心化交易所,大量交易對都以美元穩定幣計價,美元穩定幣交易對數量遠超BTC和ETH。加密貨幣的定價權在ETF出現前就已開始被蠶食。這樣,本應由BTC、ETH價格支撐的市場變成了美元霸權的附庸。數字加密貨幣持有者從自由主義的加密朋克,淪爲短視的美元流動性來源和美元霸權支持者。現狀不免令人唏噓。## 美國吞噬全球金融的野心這是加密大時代的召喚。區塊鏈是一場創世紀的系統性科技革命。它不僅讓跨境支付從以天計變爲以秒計,更創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環境。盡管既得利益者在抵制,但世界精英從未放棄將區塊鏈融入傳統金融。各大金融機構都在爲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制定政策指引。在這大勢下,所有能發行法幣的主權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貨幣環境中立足。區塊鏈記帳方式解決了金融主體間的信任問題,是最新的具有生產力優勢的貨幣形式。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法幣成爲大國唯一選擇。中國和歐洲走類似路線,引入區塊鏈重建支付結算系統。相比之下,美國採取更開放態度,不排斥私人公司發行數字美元。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穩定幣規模已超1600億,承擔了全球主要數字加密貨幣的流動性責任。雖非聯準會發行,但市場接受度遠超其他競爭對手。發行加密資產法幣是對抗原生加密資產的最有效途徑。不僅貨幣會加密化,資產也會加密化。龐大的資產加密化將形成一體化的全球金融市場。誰能跟上加密發展快車,佔領最大市場份額,誰就能獲得最大福祉。這是世界貨幣發行國的福祉。疫情期間,美國基礎貨幣大量超發,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擴張一倍有餘。爲解決超發信用貨幣問題,除縮表外,爲超發基礎信用貨幣提供新市場也能從需求層面支撐多發信用,支撐美元估值。加密美元侵蝕加密流動性市場。美元穩定幣不僅佔據加密貨幣市值榜前列,還是加密世界重要的一般等價物,擁有最高流動性。因BTC、ETH等原生加密資產高波動率,使用美元穩定幣規避風險成爲加密世界共識,爲美國金融徵服加密世界奠定基礎。加密美元不僅侵蝕BTC、ETH在加密世界的流動性市場,還滲透各國傳統金融市場。去中心化特性使傳統監管難以奏效。在新興國家和貧困地區,加密貨幣更爲流行。在土耳其、津巴布韋等貨幣信用崩塌地區,包括美元穩定幣在內的數字貨幣已進入流通領域。"侵蝕"代表巨大利益。每一中心化穩定幣背後都有近90%的美國國債。數字加密世界的流動性需求爲背後美債提供了代幣經濟家夢寐以求的價值支撐。這是華爾街的飯票。聯準會前身是商業銀行卡特爾,早期貨幣發行權在核心商業銀行和政府間搖擺。擁有自己的"水管"能確保"自留地"穩定。如今主流中心化穩定幣就是用商業票據、貨幣市場基金變美元的把戲。以USDC爲例,僅10%是現金儲備,其餘是黑石基金管理的貨幣市場資產。這種將資產直接變現的能力堪稱點石成金。過去只有聯準會有此能力,現在只要成爲穩定幣發行方就可分享爲新興市場提供信用的鑄幣稅。此外,掌控"水龍頭"還能無限彈藥抄底。金融業代幣化是一場革命。目前,將現實資產搬上區塊鏈不僅可低成本銷售美元資產到全球,還能推廣美國優勢金融服務。傳統跨國投資流程繁瑣,未來或被簡單的錢包+前端與代幣+區塊鏈取代。只要資金在鏈上,結合去中心化KYC,就能參與所有符合條件的金融交易。這甚至能用美國金融服務爲發展中國家項目融資。代幣金融產業化、規範化將引入更多服務業。當美國硅谷主導產業創新,我們使用美元穩定幣參與華爾街提供的、SEC監管的代幣金融工具時,需要哪裏的律師、會計、政策指引?不言自明。行業擴張伴隨金融槓杆、證券和代幣增發,將給美國華爾街帶來直接信用資產財富。美國通過產業侵蝕獲得的影響力,將讓美國資本獲得持續"割羊毛"的能力。## BTC的四面楚歌因反洗錢和反恐需求,即使是支付也面臨合規壓力。目前局面是:法幣死守支付賽道,穩定幣爭奪BTC交易媒介地位。### 支付賽道加密資產優勢是鏈上約束,美元優勢是鏈下支付。加密美元穩定幣兼具兩者優勢。通過加密帳戶與籤名,中心化美元穩定幣都有背書人加密籤名。在落地支付上,美國金融機構已做好準備。目前最普遍的數字資產儲值卡多在最後採用Master或Visa完成支付。它們就像"小區門衛",決定哪家能進入全球現實支付市場。即使不用穩定幣搶佔鏈上交易媒介地位,鏈下所有支付都繞不開持牌支付機構。Master和Visa擁有全球最廣泛支付接口,迫使數字加密儲值卡發行商遵循其規則:用美元結算。只要發卡機構做到標準KYC、AML,將各類加密資產合規轉化爲美元,美國金融機構就能爲持幣者完成全球支付。多家交易所的支付都採用這種模式。在此過程中,數字加密資產僅作爲金融資產或儲值手段存在,在支付環節中無足輕重。對多數非幣圈人士而言,用穩定幣支付更直觀便捷。### RWA賽道利用全球化去中心網路,各國金融服務將直面零距離競爭。BTC的點對點現金系統也是金融服務之一。在這些更關聯法幣的資產中,穩定幣作爲底層貨幣更加便捷。數字加密資產最大特性之一是對金融監管的穿透性。它既去中心化又匿名,讓各國監管機構難以應對。不同於傳統金融機構需在當地合規獲取牌照,Web3是中本聰許給加密愛好者的無主之地,數字加密資產發行方無需實地設立機構就能開展鏈上業務。美元穩定幣在支付領域有更高可預測性,更易被大衆接受。但僅有支付功能不夠,還需像支付寶般具備理財功能。華爾街能爲客戶提供現成的合規金融產品,滿足各類需求。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更好。傳統交易所上的小額股票、粉單市場換個名字、故事映射到鏈上,就能成爲新的融資渠道。相比BTC,華爾街金融資產多以美元計價。建立美元穩定幣對標的交易對,提供美元穩定幣槓杆,不僅更符合用戶習慣,還能降低風險。許多RWA項目因USDC合規性強於USDT而選擇前者。RWA在輸出美國金融服務的同時,爲美元穩定幣搭建了更適宜的應用場景。穩定幣持有者可一邊消費,一邊享受消費金融。### 區塊鏈賽道區塊鏈技術是法幣無法替代的去中心化帳本系統。多數數字加密貨幣有嚴格發行紀律,是各國央行難以執行的。因此,區塊鏈技術不可替代。區塊鏈上存在鏈級主權:BTC的記帳貨幣是BTC,ETH的是ETH。爲防止BTC一家獨大,培養競爭對手是一種手段。ETH、Solana、Cosmos、Polkadot及各種Layer2異軍突起:它們能做BTC能做的,還能做BTC不能做的。這分流了BTC的關注度,降低了其壟斷性。破除BTC壟斷,增加區塊鏈賽道競爭本質上是好事。但在法幣與原生數字加密貨幣競爭格局下,切分數字加密市場、分散BTC價值共識,更有利於華爾街控制BTC及其他原生加密資產定價,形成有利於華爾街的產業格局,進一步形成基於美元和美元穩定幣的數字加密資產定價系統,增強美元穩定幣在加密世界中交易媒介的地位和權重。### 思想鋼印殺人誅心,這正是美國現在想做且正在做的。一二級市場都以美元標價、等價。我們已忘記ETH曾以BTC融資,許多早期項目都用BTC、ETH融資。我們忘記了用BTC、ETH標價項目估值的歲月。思想鉗制才是讓數字加密世界真正喪失流動性的原因。縱觀人類歷史,國家凝聚核心是文化認同。現在正在毀滅加密主義文化和理想。2020年後入圈新人,幾人讀過比特幣白皮書?幾人看過中本聰書信?幾人知道奧派,認同或反思過它的價值與可行性?有人說NFT和Meme是大規模採用,但這只是幣圈的採用,非源於中本聰的薪火相傳。幾輪牛市後,加密元老或被抓或離開,加密思想不再是加密世界主流。如美國所願,文化斷層已形成。當組織信仰崩塌,所有秩序失效,每個個體都拼命爲自己謀利。這不正是當前市場和行業的真實寫照嗎?## 後記### 另一種形式的進步:美國
美元穩定幣的全球野心:BTC地位被撼動 華爾街搶灘數字加密市場
BTC買不了披薩:加密美元的全球野心
已經14年過去了,加密社區迎來第14個披薩節。這個節日紀念加密先驅Laszlo Hanyecz用1萬枚BTC購買兩個披薩的傳奇事件,標志着加密貨幣首次實現了貨幣的所有功能,正式登上全球貨幣的歷史舞臺。
14年後,盡管BTC價格暴漲,但用它買披薩仍需通過法幣(除個別國家外)。BTC在價值共識上有很大進展,但在應用方面卻停滯不前。中本聰設想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仍未實現產品落地。
正是因爲BTC應用遲緩,造就了當前局面:BTC被穩定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包圍。在全球匯款、黑市交易等傳統市場中,BTC份額不斷被蠶食。爲了爭奪這個巨大的貨幣市場,美國政府聯手華爾街,試圖利用比特幣開創的數字加密支付市場,進一步擴張美元霸權。
值得思考的是,爲什麼加密組織不再用BTC發工資?爲什麼空投贈送變成了美元穩定幣而非BTC?隨着加密信仰的減弱,幣圈市場流動性邏輯發生了質變。2021年後,有多少新入圈者還堅持BTC、ETH本位?當BTC、ETH作爲交易中介的地位被動搖,其定價被華爾街掌控,整個加密貨幣的估值就更深地落入美國之手。
美元穩定幣侵佔了BTC和ETH原本的交易中介職能,削弱了它們的價值捕獲。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和ETH還能守住主要市場。但在中心化交易所,大量交易對都以美元穩定幣計價,美元穩定幣交易對數量遠超BTC和ETH。加密貨幣的定價權在ETF出現前就已開始被蠶食。
這樣,本應由BTC、ETH價格支撐的市場變成了美元霸權的附庸。數字加密貨幣持有者從自由主義的加密朋克,淪爲短視的美元流動性來源和美元霸權支持者。現狀不免令人唏噓。
美國吞噬全球金融的野心
這是加密大時代的召喚。區塊鏈是一場創世紀的系統性科技革命。它不僅讓跨境支付從以天計變爲以秒計,更創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環境。盡管既得利益者在抵制,但世界精英從未放棄將區塊鏈融入傳統金融。各大金融機構都在爲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制定政策指引。
在這大勢下,所有能發行法幣的主權國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貨幣環境中立足。區塊鏈記帳方式解決了金融主體間的信任問題,是最新的具有生產力優勢的貨幣形式。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法幣成爲大國唯一選擇。中國和歐洲走類似路線,引入區塊鏈重建支付結算系統。相比之下,美國採取更開放態度,不排斥私人公司發行數字美元。目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穩定幣規模已超1600億,承擔了全球主要數字加密貨幣的流動性責任。雖非聯準會發行,但市場接受度遠超其他競爭對手。
發行加密資產法幣是對抗原生加密資產的最有效途徑。不僅貨幣會加密化,資產也會加密化。龐大的資產加密化將形成一體化的全球金融市場。誰能跟上加密發展快車,佔領最大市場份額,誰就能獲得最大福祉。
這是世界貨幣發行國的福祉。疫情期間,美國基礎貨幣大量超發,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擴張一倍有餘。爲解決超發信用貨幣問題,除縮表外,爲超發基礎信用貨幣提供新市場也能從需求層面支撐多發信用,支撐美元估值。
加密美元侵蝕加密流動性市場。美元穩定幣不僅佔據加密貨幣市值榜前列,還是加密世界重要的一般等價物,擁有最高流動性。因BTC、ETH等原生加密資產高波動率,使用美元穩定幣規避風險成爲加密世界共識,爲美國金融徵服加密世界奠定基礎。
加密美元不僅侵蝕BTC、ETH在加密世界的流動性市場,還滲透各國傳統金融市場。去中心化特性使傳統監管難以奏效。在新興國家和貧困地區,加密貨幣更爲流行。在土耳其、津巴布韋等貨幣信用崩塌地區,包括美元穩定幣在內的數字貨幣已進入流通領域。
"侵蝕"代表巨大利益。每一中心化穩定幣背後都有近90%的美國國債。數字加密世界的流動性需求爲背後美債提供了代幣經濟家夢寐以求的價值支撐。
這是華爾街的飯票。聯準會前身是商業銀行卡特爾,早期貨幣發行權在核心商業銀行和政府間搖擺。擁有自己的"水管"能確保"自留地"穩定。如今主流中心化穩定幣就是用商業票據、貨幣市場基金變美元的把戲。以USDC爲例,僅10%是現金儲備,其餘是黑石基金管理的貨幣市場資產。
這種將資產直接變現的能力堪稱點石成金。過去只有聯準會有此能力,現在只要成爲穩定幣發行方就可分享爲新興市場提供信用的鑄幣稅。此外,掌控"水龍頭"還能無限彈藥抄底。
金融業代幣化是一場革命。目前,將現實資產搬上區塊鏈不僅可低成本銷售美元資產到全球,還能推廣美國優勢金融服務。傳統跨國投資流程繁瑣,未來或被簡單的錢包+前端與代幣+區塊鏈取代。只要資金在鏈上,結合去中心化KYC,就能參與所有符合條件的金融交易。這甚至能用美國金融服務爲發展中國家項目融資。
代幣金融產業化、規範化將引入更多服務業。當美國硅谷主導產業創新,我們使用美元穩定幣參與華爾街提供的、SEC監管的代幣金融工具時,需要哪裏的律師、會計、政策指引?不言自明。
行業擴張伴隨金融槓杆、證券和代幣增發,將給美國華爾街帶來直接信用資產財富。美國通過產業侵蝕獲得的影響力,將讓美國資本獲得持續"割羊毛"的能力。
BTC的四面楚歌
因反洗錢和反恐需求,即使是支付也面臨合規壓力。目前局面是:法幣死守支付賽道,穩定幣爭奪BTC交易媒介地位。
支付賽道
加密資產優勢是鏈上約束,美元優勢是鏈下支付。加密美元穩定幣兼具兩者優勢。
通過加密帳戶與籤名,中心化美元穩定幣都有背書人加密籤名。在落地支付上,美國金融機構已做好準備。
目前最普遍的數字資產儲值卡多在最後採用Master或Visa完成支付。它們就像"小區門衛",決定哪家能進入全球現實支付市場。
即使不用穩定幣搶佔鏈上交易媒介地位,鏈下所有支付都繞不開持牌支付機構。Master和Visa擁有全球最廣泛支付接口,迫使數字加密儲值卡發行商遵循其規則:用美元結算。只要發卡機構做到標準KYC、AML,將各類加密資產合規轉化爲美元,美國金融機構就能爲持幣者完成全球支付。多家交易所的支付都採用這種模式。在此過程中,數字加密資產僅作爲金融資產或儲值手段存在,在支付環節中無足輕重。
對多數非幣圈人士而言,用穩定幣支付更直觀便捷。
RWA賽道
利用全球化去中心網路,各國金融服務將直面零距離競爭。BTC的點對點現金系統也是金融服務之一。在這些更關聯法幣的資產中,穩定幣作爲底層貨幣更加便捷。
數字加密資產最大特性之一是對金融監管的穿透性。它既去中心化又匿名,讓各國監管機構難以應對。不同於傳統金融機構需在當地合規獲取牌照,Web3是中本聰許給加密愛好者的無主之地,數字加密資產發行方無需實地設立機構就能開展鏈上業務。美元穩定幣在支付領域有更高可預測性,更易被大衆接受。但僅有支付功能不夠,還需像支付寶般具備理財功能。華爾街能爲客戶提供現成的合規金融產品,滿足各類需求。
相比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更好。傳統交易所上的小額股票、粉單市場換個名字、故事映射到鏈上,就能成爲新的融資渠道。
相比BTC,華爾街金融資產多以美元計價。建立美元穩定幣對標的交易對,提供美元穩定幣槓杆,不僅更符合用戶習慣,還能降低風險。許多RWA項目因USDC合規性強於USDT而選擇前者。
RWA在輸出美國金融服務的同時,爲美元穩定幣搭建了更適宜的應用場景。穩定幣持有者可一邊消費,一邊享受消費金融。
區塊鏈賽道
區塊鏈技術是法幣無法替代的去中心化帳本系統。多數數字加密貨幣有嚴格發行紀律,是各國央行難以執行的。因此,區塊鏈技術不可替代。區塊鏈上存在鏈級主權:BTC的記帳貨幣是BTC,ETH的是ETH。
爲防止BTC一家獨大,培養競爭對手是一種手段。ETH、Solana、Cosmos、Polkadot及各種Layer2異軍突起:它們能做BTC能做的,還能做BTC不能做的。這分流了BTC的關注度,降低了其壟斷性。
破除BTC壟斷,增加區塊鏈賽道競爭本質上是好事。但在法幣與原生數字加密貨幣競爭格局下,切分數字加密市場、分散BTC價值共識,更有利於華爾街控制BTC及其他原生加密資產定價,形成有利於華爾街的產業格局,進一步形成基於美元和美元穩定幣的數字加密資產定價系統,增強美元穩定幣在加密世界中交易媒介的地位和權重。
思想鋼印
殺人誅心,這正是美國現在想做且正在做的。
一二級市場都以美元標價、等價。我們已忘記ETH曾以BTC融資,許多早期項目都用BTC、ETH融資。我們忘記了用BTC、ETH標價項目估值的歲月。思想鉗制才是讓數字加密世界真正喪失流動性的原因。
縱觀人類歷史,國家凝聚核心是文化認同。現在正在毀滅加密主義文化和理想。2020年後入圈新人,幾人讀過比特幣白皮書?幾人看過中本聰書信?幾人知道奧派,認同或反思過它的價值與可行性?有人說NFT和Meme是大規模採用,但這只是幣圈的採用,非源於中本聰的薪火相傳。幾輪牛市後,加密元老或被抓或離開,加密思想不再是加密世界主流。如美國所願,文化斷層已形成。
當組織信仰崩塌,所有秩序失效,每個個體都拼命爲自己謀利。這不正是當前市場和行業的真實寫照嗎?
後記
另一種形式的進步:美國